?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起四川省即将实施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的生涯教育。
(二)总体框架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以新高考改革和核心素养要求为研究背景,以心理学理论、教育学和生涯教育理论为理论指导,以当前普通高中学校新高考改革的实践困惑为切入点,实地调研分析我省2017-2019年普通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炼做法、形成对策,探索形成符合四川实际的普通高中生涯教育途径和方法,尝试提出我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长效机制的构想,适时召开全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总结推广活动,推动全省普通高中新一轮教育改革,并逐步将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推广到全国。
(三)研究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形成符合四川实际的普通高中生涯教育途径和方法。
难点:尝试提出我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长效机制。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
1.研制出四川省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研制出符合四川实际的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路径和方法。
3.探索提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长效机制的构想。
?
思路方法
(一)基本思路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以新高考改革和核心素养要求为研究背景,以心理学理论、教育学和生涯教育理论为理论指导,以当前普通高中学校新高考改革的实践困惑为切入点,实地调研分析我省2017-2019年普通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炼做法、形成对策,探索形成符合四川实际的普通高中生涯教育途径和方法,尝试提出我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长效机制的构想,适时召开全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总结推广活动,推动全省普通高中新一轮教育改革,并逐步将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推广到全国。
(二)具体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具体包括对核心素养、新高考改革、生涯规划、生涯教育的已有研究文献调查研究,以及对抽样选取的普通高中学校开展座谈、访谈及问卷调查等,以充分把握本研究的研究现状与学校现状。
比较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生涯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寻求普通高中生涯教育长效机制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教育实验法。抽样选取四川省不同层次的普通高中学校就生涯教育开展教育实验试点,探索实施生涯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
1.研究计划
(1)理论研究(2017年3月-2017年12月)。系统梳理核心素养、新高考改革、生涯规划、生涯教育研究。
(2)调查研究(2017年9月-2019年4月)。奔赴全省21市州不同层次的普通高中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开展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了解学校生涯教育现状、问题及做法和经验。
(3)理论建构(2018年6月)。遵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建构模式,以理论研究的根基,以调查研究的支撑,尝试构建符合我省实际的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长效机制。
(4)课程体系建构与教师队伍培训(2017年3月-2019年4月)。构建适合我省普通高中实际的生涯教育课程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含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开展以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为主体的“生涯导师”队伍培训。
(5)教育实验(2017年9月-2019年4月)。以本研究构建的下的新高考背景下生涯教育长效机制,选取我省部分普通高中学校,予以指导开展教育实验试点,不断修正、完善机制,尝试构建出符合我省实际的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长效机制。
2.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有专职心理教研员、专兼职的教育科研人员,有经验丰富的高中教师、德育主任,大都具有省级课题的研究经历,研究经验丰富,能够保证研究时间;课题负责人在省教科所工作,具有组织协调全省心理健康与生涯教育研究的条件,课题研究及管理经验较为丰富;所在单位领导重视,单位能在研究人财物及时间上给予充分保障。
课题组现已充分掌握了大量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深层次把握了当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同时已初步掌握我省各市州的生涯教育的情况。课题组成员对教育统计方法和工具也相当熟悉,能够保障课题顺利实施。
?
创新之处
基于目前现状来看,国内生涯教育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少量的实证研究也是从横向的影响因素角度切入,几乎没有纵向的研究视角来对生涯教育进行系统研究,缺乏对省级区域内生涯教育长效机制的探索。研究对象上主要是以高校学生和职业学校的学生为主,尚缺乏对普通高中学生的指导。本研究试图聚焦新高考背景下的生涯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将横向的影响因素研究与纵向的生涯教育指导研究相结合,以期形成更具操作性的普通高中生涯教育模式,并进一步形成具有推广性的区域实施生涯教育的教改经验。
?
预期成果
(一)成果形式
《普通高中学校生涯教育研究述评》(研究报告)
《四川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实施现状及对策建议》(论文)
《四川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选修课程教材》(地方课程教材及资源包)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二)成果使用去向
本课题研究团队具有组织协调全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研究的条件,拟将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完善,以应用于指导全省普通高中生涯教育,为促进全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改革贡献力量。
(三)预期社会效益
1.促进学生自主规划,奠基幸福人生
通过生涯教育的实施,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明显加强,生涯规划能力与生涯决策能力显着提高。真正从“被规划”转为“自主规划”,为专业及未来职业选择奠定基础,从而实现职业奠基、个性成长。
2.提升学习动力,助力课堂教学
通过生涯教育,使学生一进校便能明确自己的课程、专业、职业及人生方向,树立高中三年的学习目标,激发为自己的人生而学的动力,有效提高学习及教学效益。
3.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以“新高考”为基点,以“课程建设”“队伍培训”为载体,以培养学生涯规划素养为目标,有利于拓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积极适应高考改革。
4.有利于推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丰富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本课题的开展,有助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以生涯教育为突破口,助力学生应对新高考与人生发展。同时,本研究在四川省正式迎来高考改革之前******而动,提供研究样本,将对其他学校和地区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